标题:【讨论】历史为何如此相似——从三门峡到三峡工程
作者:屡战屡败
时间:5/30 00:56
的水位在涨,库区百姓一批批离开先祖聚居的故乡。1961年2月9日,当坝前水位达332·58米(尚未到设计高度)的时候,泥沙淤积迅速发展;同时,原来设想得比较简单乐观的迁移也遇到了困难,工程实际上已无法按原设想进展。各路英雄争论不休,拿不出个准主意。然而工程还在继续。
1961年4月,大坝筑到了计划高程353米。10个月后,62年2月,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试运转,从表面看,工程建设按设计完成。被大坝拦阻的河水静止下来,泥沙沉到了库底。没了泥沙的河水从泄水孔流出,坝外实现了“黄河清”。
报纸照例大报喜。但在三门峡主事的几位,却是怎么也喜不起来的,因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并未解决,在这自蓄水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,十五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里,把潼关河床抬高了4.5米。从秦岭下来的黄河最大支流──渭河本来流得好好的,此时已变成“来水宣泻不畅”,弄得从无水患的渭河两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。
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,田地浸没,老百姓只见自己的土地年年减产,不知原因何在——他们的土地实则因为水库蓄水已盐碱化,甚至沼泽化。最糟糕的问题是,河床的“翘尾巴”──即泥沙淤积 ..
下页 上页
回复本帖|发新话题
回复列表 (5)
#1 杞人忧天而已.所有的发展是要 ..
[每当想起你 6/3 13:33]
#2 他们也得到了政府的补偿啊!
[腹股沟 6/9 12:48]
#3 有些损失是无法补偿的!
[风之无语 6/9 17:56]
#4 为了国家的利益,牺牲一下,也 ..
[与螂共舞 6/9 21:19]
#5 牺牲太大了,而且现在看来,还 ..
[clausena 8/5 09:59]
<<下一主题
>>上一主题
返回版块